一、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目的
锅炉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防垢、防腐、防起沫,不断加强水质处理和水质监督,有效控制杂质的含量,尽量消除悬浮物、总硬度、固溶物和溶解氧,并保持一定的总碱度和pH值,方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。
二、工业锅炉水质管理范围
工业锅炉水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锅炉给水前的处理、锅内加药处理和锅炉系统内(包括管网)水质监控三部分,同时还包括清除水垢和停炉保养。
(1)给水前的处理 指对给水进行净化、软化、除氧、除碱、除盐和锅内加药处理等。
(2)水质监控 即对锅炉系统内(包括管网)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控,中压以上锅炉还应对蒸汽品质进行监控。
(3)除垢与保养 指去除水垢和停用保养等。除垢只能是对锅炉给水前水处理失效后的一种补救措施,但不可常用。
三、工业锅炉水质管理原则
从事锅炉房设计、管理和运行人员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,在选择水处理工艺及技术改造时,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。
必须符合《工业锅炉水质》国家标准的原则
无论采用何种水处理工艺,锅水的各项指标必须达到GB/T1576—2008《工业锅炉水质》国家标准。
2.取用最佳水源的原则
锅炉房所在地可能有多种水源,如河水、湖水、井水、库水、自来水等。应按照炉型、蒸汽压力与品质要求,比对水质标准,选择最佳水源为锅炉给水。一般河水、湖水、库水等硬度、碱度较低,而浅井、深井水硬度、碱度偏高,有的井水虽负硬度较低,但碱度大,还需考虑脱碱除盐。应综合考虑各种实际情况,择优选择最佳水源,可起到节能减排功效。
3.符合锅炉热用户要求的原则
锅炉所供出的热水、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,可用于供热、动力源或发电。其用途不同,对水质监控的标准也不一样,例如用于发电的锅炉,不仅对锅炉的水质要求严格,对蒸汽品质也有很高的要求,水汽指标项目很多,水处理工艺要复杂得多。但一般用于采暖和动力源的锅炉,水质要求相对简单,而用于炉内加药水处理的锅炉处理工艺更为简单。
4.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
工业锅炉水处理要求除硬防垢,要保障锅炉安全运行,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是重要原则。所以水处理不管是新项目,还是改造项目,应尽量选择除硬高效的水处理工艺,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新成果,实现锅炉无垢运行,提高传热效率,降低排污率,减少排污热损失,便可达到节能减排目的。
5.提高水处理自动化水平的原则
目前国内工业锅炉水处理主要靠人工监测数据,监控和操作往往滞后于水质的实际变化,有时还有人工失误情况。随着微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,水处理工艺操作应尽量采用自动控制先进技术和设备,以达到水处理的最佳效果。
四、工业锅炉水质管理监督
由于水质不良对锅炉造成的危害,不是马上就能显现出来,不会形成突发事件,而是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,一旦形成危害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因而锅炉的水质监督管理必须引起锅炉管理人员、运行人员的高度重视。对水质管理工作必须从日常做起,不能忽视每一个水质指标,必须全面实施锅炉水处理监督和管理。
(1)建立健全水质监督管理制度。
(2)坚持执行水质标准,完善监测手段。
(3)水处理设备、药剂和树脂的采购,必须选择有资质的生产单位并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料。生产、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相关规定。
(4)锅炉运行单位应按原设计的水处理方法,进行水处理工作。并应不断采用新工艺、新技术,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,以提高水处理工作质量。
(5)国家颁布的GB/T 1576—2008和GB/T 12145标准是行业的法规,是开展水处理工作的唯一依据。所以锅炉运行单位在制定水处理方案、选择水处理方法、确定具体的水质指标、实施操作规程等诸方面的工作时应按标准执行,切忌脱离“标准”及违规操作。
(6)严格执行《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》。国家质监总局于2003年下发了《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》。规则共十章四十二条,规定了锅炉水质管理实施细则,对其管理、运行、设备采购和清洗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,《规则》是做好工业锅炉水质管理工作的导则,应认真贯彻落实。
(7)水处理工作的指导思想
①坚持防垢与防腐的一贯指导思想。
②坚持以“防”为主和积极除垢的指导思想。
③坚持“防腐工作”常抓不懈的指导思想。
④坚持水质按时监督与水质及时调控的指导思想。
扫一扫,添加销售微信